【一带一路央企建设者】之五:誓在科威特钻井市场打响“中国石化”品牌【四川钻井-四川正规钻井公司-四川湘吉钻井队长-刘老板-13871195888】
2008年张从邦白手起家进入科威特市场,从几个人的团队发展到3000多人,从零开始发展到中国石化钻井工程规模**的海外机构之一,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辛,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踏实。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公司科威特分公司经历2008年和2014年两次**发展,如今已成为科威特石油公司(KOC)**的钻井承包商。
在实现中科产业共赢的同时,张从邦团队为国内输出高端石油设备、提升中国影响力做出了卓越贡献。中国石化钻井队伍衣着红色工装,严明的纪律、高效的执行力和国际化的管理令科威特人印象深刻,被当地石油从业者称赞为沙漠“红军”。
筚路蓝缕,他是开疆拓土的一员大将
2008年全球**危机爆发,国际油价大幅下挫,国内石油工程队伍大量停待。在此情况下,有过苏丹、沙特工作经历的张从邦临危受命到科威特开拓市场。
从2008年2月起,每个深夜,张从邦和同事都在科威特六环外一座破旧公寓楼的小屋里挑灯夜战,抓紧整理和分析白天搜集来的各种数据、信息。科威特市场到底能不能进?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?这是始终围绕在他脑海里的问题。张从邦(左一)和同事在工作现场
为了节省开支,张从邦租住在科威特偏远的公寓楼里,每天只吃一顿饭。白天装好面包、饼干和矿泉水,就出发前往**部门、科威特石油公司、分包公司、施工现场调研。张从邦说,那时候每天只有晚饭能见到油水,五六个人在附近中国餐馆订八份盒饭,连油带水,吃得精光。
通过深刻剖析当地法规、财税政策、作业者技术标准、竞争对手实力,尤其是科威特**计划到2020年将**日产量提高到400万桶以上的长期发展战略,张从邦认定科威特石油工程市场存在重大发展机遇。
但对于大多数科威特人来说,中国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,更不用提“中国石化”。这是一家怎样的公司?它的技术如何?施工能力如何?为了能与KOC高层见面沟通,张从邦在KOC办公楼里经常一等就是一天。“当时科威特已经有很多外国公司。我们刚进入科威特时,科方对我们爱答不理,觉得中国人干不了这个活。”
张从邦去沙漠实地暗访竞争对手的施工队伍,逐渐摸清了设备配套、油料和人工成本等费用构成。通过认真调研和缜密测算,张从邦凭借仅千分之二的报价优势,于2009年4月在激烈的竞争中拿下15部钻机,签署了8.6亿美元的钻井合同,创造了当时中国石化海外工程项目单笔钻井合同**金额的记录,实现了科威特分公司的**次跨越。
2009年9月启动**部钻机时,科威特分公司所有人都铆着一股劲,一定要打响中国石化在科威特钻井市场的**枪。“废寝忘食”已经无法形容当时的辛劳,他们直接面对的是科威特沙漠腹地五六十度的高温炙烤。运到沙漠的**批营房床位不够,太阳落山后,经过白天烘烤的营房依然闷热不堪。蛇和蝎子在夜间出来活动,人又不能睡在地上。大家干脆抄起垫子爬上房顶,卧躺温暖铁板,仰望满目星辰,一着枕头就睡了。到了后半夜,微风渐寒,大家爬下屋顶进营房,裹紧被子接着睡。
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张从邦感慨现在的住宿条件改善了很多。其实他是个很“小气”的人,由于规模扩大、人员增加,科威特分公司机关人员已整体换了两次宿舍,目前住在萨尔米亚区**的公寓楼里,从当地淘来的二手家具仍摆放在张从邦的宿舍里。
2014年,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,国内外钻井队伍大量停待。张从邦带领团队**进取,危中寻机,再次凭借0.32%的商务报价优势,拿到44部钻机,签署21亿美元合同,一跃成为KOC**的钻井承包商。
当初的“单枪匹马”,如今已“兵强马壮”。从零起步的科威特市场,目前聚集了胜利、中原、华北、西南和华东共5家地区公司53支队伍,中外合计3000多名员工在此作业。至2017年一季度,累计新签合同额30.11亿美元,累计向国内回流资金35亿元。
铮铮铁骨,硬汉也有柔情时
“小孩出生26天我就走了,回来就半岁了。从1996年底1997年初我**次出国,到现在前后已经20年了。”说这话的时候,张从邦脸上透着愧疚。这么多年,他和家人早已习惯这种远隔千山万水的分别。
“这么多年,我非常感谢家人对我的支持。在我**痛苦、工作**困难的时候,他们一直给我鼓励。”在开拓科威特市场初期,引进国产设备是块“难啃的硬骨头”,为此张从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。
下一条:四川湘吉钻井公司
【如果您还没有关注“公司名称”手机网站】